乡村振兴研讨座谈会在大北农集团举行
8月5日,乡村振兴系列研讨会第一次座谈会在大北农集团举行,来自部委、高校、智库、协会、媒体的专家近20人参加。会议由何学彦博士主持,就“乡村振兴的总体方略”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中国农业大学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农业农村部产业研究室主任刘年艳、大北农集团常务副总郑文俊、方略智库主任何学彦作专题发言;其他与会者也发表了各自的见解;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总编文炜和中国农民日报社副总编杨志华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
会议认为,研讨乡村振兴的总体方略,要考虑当今两个时代背景,一是现在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考虑三大转型问题,一是传统农民主体向“新农人”主体转型,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乡村产业转型;三是传统农村向现代乡村社区转型。
各个地方确定乡村振兴方略,要“顺天、应地、合人性”,即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因地制宜,调动农民积极性。
会议认为,要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中推进乡村振兴。一些地方,违背城镇化规律,不是靠城市产业包括工业服务业发展吸纳农民进城就业,而是大搞房地产来拉动城市化,让农民工进城建房;把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集中在城市,让农民进城买房。加上农村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比较效益低,导致农村家庭空巢化,产业空心化,组织涣散化。应当纠正这种片面强调城市化的偏向,统筹谋划城乡一体化发展。一是把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村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政策措施、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一体化;二是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导向,配置财政等公共资源;三是促进城乡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双向流动。
会议认为,当前要解决乡村振兴主体这个关键问题。靠留在农村的老农,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进行传统农业生产,难以推进乡村振兴。这就需要造就新的乡村振兴主体,一是培育新农人,要吸引和召集那些热爱农村的返乡和下乡知识青年,对他们进行乡村振兴知识的教育和乡村建设实践的锻炼,让这些新农人发展现代科技农业;二是创办和发展农业企业、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国营农场,促进生产经营企业化运营,规模化扩展,高质量发展。
会议认为,要优化计划机制和规范市场机制协同作用推进乡村振兴。一些专家鼓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不要计划,一切(包括公共品部门如教育、医疗)靠市场来调节;一些政府官员懒政怠政,疏于科学规划,疏于市场监管;一些不法奸商坑蒙拐骗,挠乱市场。因而导致城乡经济结构失衡,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从农村向城市单向流动,城乡差距扩大;农村产业结构失衡,果蔬生产过剩,粮食生产不足;供需结构失衡,房地产过剩,医疗服务供给不足。因此,要纠正这些偏向,要优化计划机制,一是各级政府切实做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二是研究实施精准的农村产业政策,并及时加以公布;三是对包括国际市场在内的各级各类市场进行预测,并适时发布相关信息,供市场主体参考。同时,要规范市场机制,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行为。
此外,会议还讨论了乡村振兴的模式、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选择、数字乡村、乡村投资众筹模式、城乡相向发展的路径、乡村振兴的组合措施等问题。
会议决定,今后还要陆续举办乡村振兴系列研讨座谈会,探讨乡村振兴的方略、思路和措施。会议成果将提供各级党政有关部门决策参考,提供乡村基层组织及企业制定有关措施参考。
(会议现场照片)
(参会嘉宾集体留影)
(方略智库网站 编辑:何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