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zk20160802@163.com
010-68210751
您的位置:
合肥实施产业创新发展方略
来源: | 作者:方略智库 | 发布时间: 2022-05-21 | 414 次浏览 | 分享到:

“十三五”期间,安徽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建设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落地城市正是省会合肥。

  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启动以来,合肥围绕自主创新这条主线,突出企业主体、创新载体、产学研一体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通过采取增加投入、创新机制、完善政策、营造环境等措施,形成了一批产业、人才、科技和改革成果。但合肥系统推进全面改革创新试验,加快建设国家综合性产业创新中心,仍面临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衔接的紧密度不够,科技资源整合运用能力不够强,科技资源“碎片化”、“孤岛”现象依然存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层次不够高,传统产业比重大、转型慢,创新主体地位仍待提高,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还较少,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以金融服务为代表的科技公共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改善;层次创新和管理人才的引进培育力度有待加强,人才结构仍需优化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解决。

  (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为突破口,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基地,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一是做大做强战略性主导产业。注重引进集聚高端产业资源,培育行业领军企业,加快电子信息、新能源、公共安全等产业爆发式发展,以京东方为龙头加快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和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聚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重要集聚区、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能机器人产业基地,打造“中国光伏第一城”和打造“中国声谷”。依托中科院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电38所等为龙头的科研院所和企业,加快形成智能制造研究开发、设计咨询、核心装备制造、系统集成、工程建设、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的工业体系,培育智能装备产业集群等。二是布局培育未来型先导产业。依托前沿高技术研究成果和创新资源优势,实施若干引领产业创新发展重大工程和项目,重点推进量子通信京沪干线、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燃气轮机研发及产业化、高档数控产业园等项目实施。三是加快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聚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汽车及零部件、安全食品、新型化工、住宅产业化、多功能农业等产业,推动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提高企业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水平。

  (二)加快构建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构建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体系,建设国际一流的新型产业创新平台,把合肥打造为原始创新的发源地、变革性技术的诞生地,成为国家重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的主力军。一是重点建设量子通信、新型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及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产业及高端医疗装备创新平台等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二是在加快建设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等八大新型协同创新平台的基础上,加快推进超导核聚变、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中心、联合微电子中心、智慧新能源集成创新中心、离子医学中心等新六大平台建设,催生变革性技术和产品。三是提高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和稳态强磁场等重大科学装置性能,争取国家在合肥布点建设未来网络、下一代聚变工程实验堆cfetr、极端条件下综合集成装置、全高程大气立体探测和模拟实验、农业重大气象灾害模拟舱等一批国家重大科学装置,建设高度集聚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四是支持中科大建设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支持合工大、安大等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支持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建设国际知名研究所,建成中部基础研究中心,发挥基础研究对创新发展的引领作用,为前沿高技术产业提供支撑与保障。

  (三)联动沪宁杭,实现差异化发展。一是对接上海。上海以张江地区为核心承载区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构建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合肥在构建全国综合性科学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上,应当进行差异化发展,可以在一些领域做基础研究,同时在一些领域做产业发展应用的研发创新。二是协同宁杭。杭州市致力于打造具全球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南京以建设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为目标,重点打造最优“创客栖息地”,力争形成生物医药、北斗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等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合肥要与杭州开展“互联网+”方面的创新合作,也要与南京在生物医药以及信息服务产业创新方面开展合作,发挥创新的区际联动效应。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一是改革政府科技管理体制。从管理具体科技项目转为主要负责科技发展规划、评估和监督。将创新主导权交给市场,实现技术创新规划由专家导向转向产业导向。二是改革财税支持创新体制。创新资源围绕企业规划中的研发需求进行部署,落实国家已出台的支持创新创业税收的优惠政策,分类管理高校院所财政经费与非财政经费支持的科研项目。三是改革金融创新体制。建立健全从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到产业基金、上市融资的全金融产业链。创新国有出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为国有创业投资企业市场化运营和退出创造环境。支持银行业设立科技金融专营机构,提高创新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可获得性。四是改革创新人才管理体制。

(作者单位:合肥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