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zk20160802@163.com
010-68210751
您的位置:
成渝地区科技创新方略
来源: | 作者:方略智库 | 发布时间: 2022-05-21 | 419 次浏览 | 分享到:

 

  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总体方案》,加快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和高质量发展动力源,论述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方略。

 为

 一、整体思路

  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国家战略安全和高质量发展重大需求。要聚焦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坚持“人城科产”协调统一的总体方向,以源头创新厚植未来先发优势,以技术突破引领产业高端跃升,以协同创新聚合高端创新资源,以体制改革激发创新动能,构建最具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统筹推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天府实验室“四位一体”创新平台建设。加快建设引领西部、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创新策源地和重要增长极,支撑中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二、战略定位

 (一)要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支撑。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集中、创新实力雄厚、创新成果丰硕的科技创新高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战略节点。

 (二)着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原始创新策源高地。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聚焦成渝地区比较优势,围绕基础前沿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始创新承载区。

 (三)加快推进成渝地区成为引领西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聚焦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一体化路径,以新经济为牵引推动创新深度链接、强化创新应用转化、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城市能级跃升提供强劲创新支撑。

 (四)将成渝地区建成彰显公园城市价值的创新创业生态典范区。坚持生态打底、数字赋能,紧扣科技创新关键要素的优化配置,合理布局创新功能与城市功能,全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绿色生态试点示范,充分激活创新创业活力,打造科学特征明显、环境绿色人文、运行灵活高效的一流“公园城市、科学家园”。

 (五)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建设的协同创新示范区。突出泛欧泛亚科技创新枢纽功能,在“一城多园”框架下加强西部(成都)科学城内外联动发展,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和区域协同创新,增强创新辐射带动能力,助推建设“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共同体,成为国家开放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基本原则

  推动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要坚持“服务战略全局、坚持自主创新、突出场景引领、深化内涵发展”的基本原则。

 (一)服务战略全局。坚定践行科技自立自强时代使命,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地方经济发展,始终把西部(成都)科学城放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总体部署中思考和谋划,着力增强科技引领力和产业带动力,赋能成渝地区成为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二)坚持自主创新。立足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集中攻关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着力畅通“从0到1”基础研究的最初一公里,持续提升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突破能力和水平,支撑我国科技水平由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

 (三)突出场景引领。推动科研组织范式从供端研发向需端牵引变革,以场景价值吸聚全球创新要素,以场景供给促进创新要素高效配置,以场景体系链接全球创新网络,构建场景牵引和创新驱动良性互促的科技创新生态,为全球科学家提供面向场景应用的科研主阵地。

 (四)深化内涵发展。坚持以全球视野、未来眼光谋划和构建创新生态,驱动产业链、价值链重构,引领城市功能、城市空间重塑,大力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抢占新赛道,推动形成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动能转换与优势重塑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彰显绿色低碳、和谐包容、智能高效的城市价值。

 四、发展目标

  成渝地区科技创新发展方略可分为“两步走”。第一步,到2025年,初步建成国内一流的科学城。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新增前沿科学交叉研究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和国家级企业创新平台100个以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重点产业领域涌现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创新产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框架加速构建,战略科技力量显著增强,创新集聚度和活跃度大幅提升。

  第二步,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科学城。建成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形成全球知名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重点领域实现一批全球领先原创成果突破,主导产业迈入全球价值链高端,营造全球一流的创新生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策源地,科技综合实力迈入全国前列。

上一篇:
下一篇: